6月24日下午,yl34511线路中心于文D603开展学术论坛第四季讲座之“美国汉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美籍学者黄伟嘉博士应邀担任主讲人,本次活动联络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专家、湖南大学教授彭兰玉以及yl34511线路中心党总支书记邓玉久、经理任美衡出席活动,公司部分师生代表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邓玉久书记向大家隆重介绍本次讲座的两位重量级来宾黄伟嘉博士、彭兰玉教授,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任美衡经理则对在座同学提出了期望。他说,yl34511线路中心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往后会越来越好,在座同学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同学们应珍惜与顶级团队交流的机会,开拓眼界,收获更多的知识。
讲座中,黄伟嘉博士围绕“美国汉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这一主题,作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演讲。
黄博士首先阐明了在美国“汉字教学难”这一现实情况。他指出,导致这一现状发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课时原因,美国大学汉语教学课时少,无法顾及汉字教学;二是团队原因,美国大学许多老师不属于中文系或者对外汉语专业,缺乏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知识;三是教材原因,美国大学几十年来没有一本能够科学有效地将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教材;四是相比于容易教学的西班牙语、法语而言,汉语教学本身十分困难。基于以上四个原因,长期以来,汉字难教难学的现象在美国年复一年上演,没有改变。
针对这一现状,黄博士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最佳办法——编写一本适于汉字教学的汉语教材。黄博士说:“一本好的汉语教材在编写上是十分困难的,它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还要做到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教学并重。我们要走出美国汉字教学难的困境,只能在教材上下功夫。”
最后,黄博士希望在座同学积极投身对外汉语教育事业,通过新一代的探索和努力改变“汉字教学难”的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郑茹娟博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黄伟嘉博士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提出的一系列对于美国汉语教材编写的设想广博而精妙,值得在座每一位同学借鉴学习。
讲座结束后,在座同学与黄伟嘉博士进行了友好的互动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应聘美国汉语教师”“美国汉语教师有什么样的要求”“对外汉语面试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等问题,黄伟嘉博士耐心细致地作出回答。现场气氛活跃,同学在问答中获益良多。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次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分享会。通过本次讲座,使公司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同学对于美国汉字教学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有利于他们明确未来专业发展目标、找准自我定位,进而主动提升专业素养,为成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字:曹雨萱 高莹 图片:周若瑶
人物简介
黄伟嘉,博士(复旦大学)。1994年至今,在美国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美国明德暑校、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波士顿大学任教,并担任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口语能力测试员(OPI)。在中国多所大学兼职,曾任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在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很深造诣,出版了《现代汉语文字答问》《汉字知识与汉字问题》《汉字部首例解》《汉语与文化读本》《学习汉语和文化》等10余部著作与教材,在《光明日报》《北美世界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是《汉语世界》杂志“魅力汉字”的专栏作者,撰写文章30余篇。所写《汉字故事》获2018丝路书香第二期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项目。